今天是:2015年3月4日 星期三 欢迎光临北方工业大学36365路检测中心(中国)有限公司!
研究生培养
当前位置: 36365路检测中心 >> 研究生培养 >> 正文
建筑学专业硕士(授予建筑学硕士学位)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3-10-24 09:55:06 阅览次数:

一、专业简介

建筑学专业始建于1989年。建筑学一级学科前身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二级硕士点,于2006年获批,自2007年开始招生。建筑学一级学科点2014年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(研究生)评估,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。建筑学专业学位点2014年获批,自2015年开始招生。建筑学专业硕士设有建筑设计、历史建筑与遗产保护设计、建筑技术设计、城市设计、景观设计五个培养方向。

二、专业就业前景

培养方案遵循建筑学评估标准,契合本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,采取了学位课程、选修课程、实践环节、学位论文相互支撑的体系。学位论文包括专题性论文和研究型设计,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设计应用能力。培养方案的制定得到了全国高院校建筑学专业评估委员会、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,借鉴了国内外高水平院校的经验做法,运行良好,切实可行。通过教育培养,建筑学研究生在思想道德品质、专业知识技能方面取得综合进步,成长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。研究生毕业后能从事建筑设计、城市设计、历史建筑保护工程设计及建设管理等工作。毕业生就业去向将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、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设计院、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、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、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、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、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、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、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国有大型企业、高水平省部级设计院和研究设计机构。

三、导师队伍

建筑学专业硕士点拥有一支学缘结构丰富、职称构成合理,具有良好专业背景、年富力强的导师队伍。有中国建筑教育奖获得者1人,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,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2人,北京市中青年骨干、青年英才、师德标兵等10余人。获全国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人,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第一名1人。其中具有注册建筑师资格证书12人,注册规划师等资格证书7人。与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长期开展“在大师身边学习”项目,聘请黄星元等建筑大师对导师进行业务指导和训练,培养“双师型”导师。

建筑学专业硕士点重视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和校友资源,重视增强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性和前沿性,不断建设一支高水平兼职导师队伍。兼职联合指导教师主要来自北京地区知名设计企业与研究机构,背景均为建筑学专业,均为高级职称,均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或具有大型项目的项目负责人经历,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,主持过大量国家重要的大型建筑设计工程,掌握学科前沿方向,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研究型设计能力。

四、科研方向与成果

1、在校园规划与教育建筑设计领域长期积累,成果丰硕

胡应平、贾东、张伟一、张勃等教授团队主持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、北方工业大学、首钢工学院、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、内蒙古农业大学等校园规划和40余万㎡校园建筑设计,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工程实践能力,为设计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,培养出一批优秀毕业生活跃在国内设计行业,成为设计行业骨干力量。

2、服务首都发展重大需求,在城市治理方面切实取得成效

张勃教授团队主持科技部“科技冬奥”重点专项2020年度指南项目子课题《无障碍疏散规划设计技术》,对冬奥会、冬残奥会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。学院12名教师担任责任规划师,创建“1+3”城市治理模式,广受好评。

3、在遗产保护实践方面成果突出,塑造科普教育一流品牌

积极参与首都“文化中心”建设,取得丰硕成果。构建遗产保护研究实践平台、乡村振兴数据库,创立建筑遗产科普教育一流品牌——“遗介”,开展公众遗产教育,弘扬优秀传统建筑文化。

4、对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,服务首都宜居之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

服务首都“科技创新中心”建设,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和研究课题14项,在北京西部山地利用、小气候环境质量提升方面取得突出成绩。

5、开展高层次国际合作,举办高水平学术活动

服务首都“国际交往中心”功能,开展高水平国际教育合作和文化交流。建立了2个北京市外培计划海(境)外基地,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共建联合研究中心。做为中国圆明园学会园林古建分会秘书处单位,创建“圆明讲坛”,成为京西文化品牌。发起并主办了4届Vertical Farming城市立体农场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,得到国内外高校积极响应,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竞赛活动。

五、科研与培养环境、人性化培养方式

1.以学科交融为基础的大平台多方向培养体系

培养体系框架综合学科发展趋势和学校学院实际情况,以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评估标准为指导,结合我校优势,充分发挥师资优势与本科基础优势,确立了以学科交融为基础的大平台多方向培养体系,突出3个重点建设专业方向,即建筑设计(主干)、历史建筑与遗产保护设计(平台)、城市设计(拓展)。

2.校内外“双导师制“为中心的多维度互动式培养过程

研究生指导采用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合作指导的“双导师制”,并以导师、培养小组、研究生班级教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。在联合培养实践基地,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应包括设计实践课程、选题与开题报告、中期汇报、毕业设计和论文初稿、毕业成果答辩等环节。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全面负责。建筑学学科在研究生培养中,发挥地缘优势,充分利用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、密集的行业企业资源,聘请业界知名的专家、学者以及国外学者作为名誉教授、讲座教授、客座教授。多维度的复合培养体系,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项目实践与设计创新能力,达到培养健康的人文品格、完备的知识结构、突出的专业能力、良好的综合素质的人才目标。

3.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专门实践型人才培养方向

以提升研究生的设计研究能力为核心,在建筑设计、建筑历史与遗产保护设计、建筑技术设计等研究方向上形成了文化与教育建筑设计、城镇发展与城市设计、独轨交通与城市物流新技术等设计实践方向,切实提高研究生的设计实践水平和科研能力,并形成了大量的工程实践和论文研究成果。

打印】 【关闭